近日,修武法院的执行法官将情理和法律相结合,成功化解了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申请执行两个均已60多岁的儿子支付赡养费的案件。
李老汉的老伴张某某2016年病故,两人育有儿子李某甲、李某乙、李某丙、李某丁及女儿共五人。五个子女中,长子已经63岁,最小的儿子也已经55岁。李老汉今年已经83岁,虽然其生活能够部分自理,但其患有高血压、腿下有水肿等病,仅用140元养老金和几百元粮食补贴根本无法维持正常开销。去年,李老汉住院期间只有三子和女儿看护并支付医药费。尽管法院判决,子女均需要承担其赡养义务,但是长子、次子以一直以家庭分配不公不履行赡养义务。
执行法官联系到长子、次子后,分别到两者家中进行走访。两人均以自己已经年龄大了,没有收入为由,不想支付老人的赡养费。执行法官不想因为强制执行破坏了家庭和睦,只好另辟蹊径。
因李某甲的儿子儿媳已外出打工,执行法官想方设法联系到两人做工作,并利用两人回家看老人的时机,再次来到他们家,当着儿子儿媳的面,向李某甲释明赡养父母是法定的强制性义务,同时又从情理上进行说服教育,赡养父母既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为子女做榜样;进而,让其反思如果自己的子女也是像他一样,他会怎么想。李某甲终于放下心结,意识到自己的不对,立即起身赶到老父亲家承认错误。李某乙和儿子儿媳一起居住,执行法官利用晚上儿子儿媳回家的时间,又用同样的方法说服李某乙,李某乙也表示以后一定好好赡养老人,把未支付的赡养费和下个月的费用一块放到了执行法官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