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涉及因公证债权文书执行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更由于投资担保公司的经营弊端导致的公证债权文书案件逐年增加,致使涌入法院的公证债权文书执行案件成井喷之势,愈发加重了法院的执行难难度,对该类案件加以调查研究很有必要。以河南修武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所涉公证债权文书执行案件为例,我院共立河南修武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修武农商行)公证债权文书案件658件,涉案标的达2943万元)。其中2010年立案166件,2011年立案184件,2012年立案210件,2013年的案件截止2013年3月31日已立案98件。通过近三年的大规模清理,实际执结案件398件,执结案件标的1678万元。从上述数字,使人很直观的看出,执行立案的数字每年都在大幅度攀升,执行立案数与执行结案数不成比例。通过对借款案件的执行,发现有如下问题。
一、 信贷员自身的问题
1、 个别信贷员有贪图私利,假公济私现象。据部分借款人反映,在办理借款过程中,部分信贷员有利用借款之机接受有价证券、金项链、金戒指、数码相机、空调等物品的现象。
2、 通过中介吃回扣。在贷款办理过程中,由于贷款人与信用社人员不熟悉,借款人总是想法设法与信贷员或领导拉关系,事成之后,信贷员从中得回扣。
3、接受借款人出资的高消费活动。到高档洗浴中心、歌舞厅、高档餐厅等娱乐场所进行高消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借款人贷款5万元,一夜之间消费5000元。
4、信贷员与借款人里应外合,内外勾结获取贷款。如某信用社与李某借款案,因李某不务正业,不具备贷款资格,为此,信贷员为借款人出谋划策,以他人名义贷款,信贷人员明知借款人、担保人之间是假夫妻,无能力偿还,但仍签订借款合同,致使借款血本无归。
5、部分领导通过打电话、留暗示、批条子等方式要求下属对自己的关系户在发放借款时予以关照。
二、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为了保证资金借贷安全,严防信贷漏洞,修武农商行规定了严格的贷款发放程序。但由于审查不严,管理疏漏,致使将大量资金外借。如借款人董某,每笔金额49万元,最后累计借贷达1000余万元。
2、责任追究不到位,处罚较轻。
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有些案件由于信贷员的过失,动辄造成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损失,但内部仅罚款几百元了事,对这样的处罚往往不能触及他的灵魂,不能收到预期的处罚效果,如处罚不严格,像这类信贷员还会重蹈覆辙。
3.违反规定跨区贷款,贷款标的较大,回收难度较大。在回收贷款过程中,由于系跨区借款,加之在发放借款审查过程中审查不严,容易导致借款人、担保人提供的身份证住址与实际住址不符,提供的手机号、宅电等联系方式不实而未审查出来,致使在办案过程中借款人、担保人难寻,给执结工作带来很大的障碍。
4.领导干预贷款存在一定市场,不容忽视。
三、政策性贷款比例较高、执行中工作难度加大
1、在2004年左右,政府号召养牛,大批信贷资金流入养牛贷款户手中,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当事人一遇执行便抱团上访,造成许多不安定因素。
2、对无能力偿还的当事人遗留财产无法变现。如政策性养牛户遗留的牛舍,在建牛舍时投资均在5万元以上,但现在已无什么价值,甚至不足以缴纳评估、拍卖费用,对以物抵债充抵借款的,作为金融部门又不同意接受,致使该类贷款案件无法执行。
3、案件执行标的大,又不能调解,案件执行起来难度大。
从目前受理的案件来看,标的均在3万元以上,高的达40余万元,因农商行不同意调解,计算利息时还有罚息,对于履债能力较弱的当事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案件执行难度大。
四、在近三年立执行案件中,以公证债权文书为代表的非诉讼执行案件所占比例较大,执行起来困难较大。
在执行过程中还发现,由于公证债权文书在办理过程中不规范,未送达等原因致使在办理过程中,当事人有意见、抵触情绪较大,案件较难执行。
目前在所立公证债权文书执行案件中,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的出现,致使借款人信贷成本增高,更加深了借款人借了款便成“大爷”的念头,使社会上逐渐形成了能贷出款便成“能人”的市场,这与目前的法治社会、市场经济、诚信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必须坚决打击。但由于目前体制、机制的原因,致使大量瑕疵的借款合同披上公证债权文书的外衣大量流入法院。进入执行程序后,又因借款过程中的种种瑕疵、漏洞、腐败在执行过程中逐一呈现出来,更增加了执行的难度,对法院面临的执行难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制约了金融企业正常发展,更给法院执行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希望金融部门领导要严管理,勤监督、增诚信、降风险,使金融企业健康发展。希望各级公证处及各位出借人在出借借款,签订公证债权文书时要慎之又慎,确保出借资金的安全,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增强交易的安全系数,共同维护社会稳定。